故障現象 | 原因分析 | 消除方法 | |
(一)活塞桿不能動作 | 1.壓力不足 | (1)油液未進入液壓缸 1)換向閥未換向 2)系統未供油 (2)雖有油,但沒有壓力 1)系統有故障,主要是泵或溢流閥有故障 2)內部泄漏嚴重,活塞與活塞桿松脫,密封件損壞嚴重 (3)壓力達不到規定值 1)密封件老化、失效,密封圈唇口裝反或有破損 2)活塞環損壞 3)系統調定壓力過低 4)壓力調節閥有故障 5)通過調整閥的流量過小,液壓缸內泄漏量增大時,流量不足,造成壓力不足 | 1)檢查換向閥未換向的原因并排除 2)檢查液壓泵和主要液壓閥的故障原因并排除 1)檢查泵或溢流閥的故障原因并排除 2)緊固活塞與活塞桿并更換密封件 1)更換密封件,并正確安裝 2)更換活塞桿 3)重新調整壓力,直至達到要求值 4)檢查原因并排除 5)調整閥的通過流量必須大于液壓缸內泄漏量 |
2.壓力已達到要求但仍不動作 | (1)液壓缸結構上的問題 1)活塞端面與缸筒端面緊貼在一起,工作面積不足,故不能啟動 2)具有緩沖裝置的缸筒上單向閥回路被活塞堵住 (2)活塞桿移動“別勁” 1)缸筒與活塞,導向套與活塞桿配合間隙過小 2)活塞桿與夾布膠木導向套之間的配合間隙過小 3)液壓缸裝配不良(如活塞桿、活塞和缸蓋之間同軸度差,液壓缸與工作臺平行度差) (3)液壓回路引起的原因,主要是液壓缸背壓腔油液未與油箱相通,回油路上的調速閥節流口調節過小或連通回油的換向閥未動作 | 1)端面上要加一條通油槽,使工作液體迅速流進活塞的工作端面 2)缸筒的進出油口位置應與活塞端面錯開 1)檢查配合間隙,并配研到規定值 2)檢查配合間隙,修刮導向套孔,達到要求的配合間隙 3)重新裝配和安裝,不合格零件應更換 檢查原因并消除 | |
(二)速度達不到規定值 | 1.內泄漏嚴重 | (1)密封件破損嚴重 (2)油的粘度太低 (3)油溫過高 | (1)更換密封件 (2)更換適宜粘度的液壓油 (3)檢查原因并排除 |
2.外載荷過大 | (1)設計錯誤,選用壓力過低 (2)工藝和使用錯誤,造成外載比預定值大 | (1)核算后更換元件,調大工作壓力 (2)按設備規定值使用 | |
3.活塞移動時“別勁” | (1)加精度差,缸筒孔錐度和圓度超差 (2)裝配質量差 1)活塞、活塞桿與缸蓋之間同軸度差 2)液壓缸與工作臺平行度差 3)活塞桿與導向套配合間隙過小 | 檢查零件尺寸,更換無法修復的零件 1)按要求重新裝配 2)按照要求重新裝配 3)檢查配合間隙,修刮導向套孔,達到要求的配合間隙 | |
4.臟物進入滑動部位 | (1)油液過臟 (2)防塵圈破損 (3)裝配時未清洗干凈或帶入臟物 | (1)過濾或更換油液 (2)更換防塵圈 (3)拆開清洗,裝配時要注意清潔 | |
5.活塞在端部行程時速度急劇下降 | (1)緩沖調節閥的節流口調節過小,在進入緩沖行程時,活塞可能停止或速度急劇下降 (2)固定式緩沖裝置中節流孔直徑過小 (3)缸蓋上固定式緩沖節流環與緩沖柱塞之間間隙過小 | (1)緩沖節流閥的開口度要調節適宜,并能起到緩沖作用 (2)適當加大節流孔直徑 (3)適當加大間隙 | |
6.活塞移動到中途發現速度變慢或停止 | (1)缸筒內徑加工精度差,表面粗糙,使內泄量增大 (2)缸壁脹大,當活塞通過增大部位時,內泄漏量增大 | (1)修復或更換缸筒 (2)更換缸筒 | |
(三)液壓缸產生爬行 | 1.液壓缸活塞桿運動“別勁” | 參見本表(二)3。 | 參見本表(二)3。 |
2.缸內進入空氣 | (1)新液壓缸,修理后的液壓缸或設備停機時間過長的缸,缸內有氣或液壓缸管道中排氣未排凈 (2)缸內部形成負壓,從外部吸入空氣 (3)從缸到換向閥之間管道的容積比液壓缸內容積大得多,液壓缸工作時,這段管道上油液未排完,所以空氣也很難排凈 (4)泵吸入空氣(參見液壓泵故障) (5)油液中混入空氣(參見液壓泵故障) | (1)空載大行程往復運動,直到把空氣排完 (2)先用油脂封住結合面和接頭處,若吸空情況有好轉,則把緊固螺釘和接頭擰緊 (3)可在靠近液壓缸的管道中取高處加排氣閥。擰開排氣閥,活塞在全行程情況下運動多次,把氣排完后再把排氣閥關閉 參見液壓泵故障的消除對策 (5)參見液壓泵故障的消除對策 | |
(四)緩沖裝置故障 | 1.緩沖作用過度 | (1)緩沖調節閥的節流口開口過小 (2)緩沖柱塞“別勁”(如柱塞頭與緩沖環間隙太小,活塞傾斜或偏心) (3)在柱塞頭與緩沖環之間有臟物 (4)固定式緩沖裝置柱塞頭與襯套之間間隙太小 | (1)將節流口調節到合適位置并緊固 (2)拆開清洗適當加大間隙,不合格的零件應更換 (3)修去毛刺和清洗干凈 (4)適當加大間隙 |
2.緩沖作用失靈 | (1)緩沖調節閥處于全開狀態 (2)慣性能量過大 (3)緩沖調節閥不能調節 (4)單向閥處于全開狀態或單向閥閥座封閉不嚴 (5)活塞上密封件破損,當緩沖腔壓力升高時,工作液體從此腔向工作壓力一側倒流,故活塞不減速 (6)柱塞頭或襯套內表面上有傷痕 (7)鑲在缸蓋上的緩沖環脫落 (8)緩沖柱塞錐面長度和角度不適宜 | (1)調節到合適位置并緊固 (2)應設計合適的緩沖機構 (3)修復或更換 (4)檢查尺寸,更換錐閥芯或鋼球,更換彈簧,并配研修復 (5)更換密封件 (6)修復或更換 (7)更換新緩沖環 (8)修正 | |
3.緩沖行程段出現“爬行” | (1)加工不良,如缸蓋,活塞端面的垂直度不合要求,在全長上活塞與缸筒間隙不勻,缸蓋與缸筒不同心:缸筒內徑與缸蓋中心線偏差大,活塞與螺帽端面垂直度不合要求造成活塞桿撓曲等 (2)裝配不良,如緩沖柱塞與緩沖環相配合的孔有偏心或傾斜等 | (1)對每個零件均仔細檢查,不合格的零件不準使用 (2)重新裝配確保質量 | |
(五)有外泄漏 | 1.裝配不良 | (1)液壓缸裝配時端蓋裝偏,活塞桿與缸筒不同心,使活塞桿伸出困難,加速密封件磨損 (2)液壓缸與工作臺導軌面平行度差,使活塞伸出困難,加速密封件磨損 (3)密封件安裝差錯,如密封件劃傷、切斷,密封唇裝反,唇口破損或軸倒角尺寸不對,密封件裝錯或漏裝 (4)密封壓蓋未裝好 1)壓蓋安裝有偏差 2)緊固螺釘受力不勻 3)緊固螺釘過長,使壓蓋不能壓緊 | (1)拆開檢查,重新裝配 (2)拆開檢查,重新安裝,并更換密封件 (3)更換并重新安裝密封件 1)重新安裝 2)重新安裝,擰緊螺釘,使其受力均勻 3)按螺孔深度合理選配螺釘長度 |
2.密封件質量問題 | (1)保管期太長,密封件自然老化失效 (2)保管不良,變形或損壞 (3)膠料性能差,不耐油或膠料與油液相容性差 (4)制品質量差,尺寸不對,公差不符合要求 | 更換 | |
3.活塞桿和溝槽加工質量差 | (1)活塞桿表面粗糙,活塞桿頭部倒角不符合要求或未倒角 (2)溝槽尺寸及精度不符合要求 1)設計圖紙有錯誤 2)溝槽尺寸加工不符合標準 3)溝槽精度差,毛刺多 | (1)表面粗糙度應為Ra0.2μm,并按要求倒角 (2) 1)按有關標準設計溝槽 2)檢查尺寸,并修正到要求尺寸 3)修正并去毛刺 | |
4.油的粘度過低 | (1)用錯了油品 (2)油液中滲有其它牌號的油液 | 更換適宜的油液 | |
5.油溫過高 | (1)液壓油缸進油口阻力太大 (2)周圍環境溫度太高 (3)泵或冷卻器等有故障 | (1)檢查進油口是否暢通 (2)采取隔熱措施 (3)檢查原因并排除 | |
6.高頻振動 | (1)緊固螺釘松動 (2)管接頭松動 (3)安裝位置產生移動 | (1)應定期緊固螺釘 (2)應定期緊固接頭 (3)應定期緊固安裝螺釘 | |
7.活塞桿拉傷 | (1)防塵圈老化、失效侵入砂粒切屑等臟物 (2)導向套與活塞桿之間的配合太緊,使活動表面產生過熱,造成活塞桿表面鉻層脫落而拉傷 | (1)清洗更換防塵圈,修復活塞桿表面拉傷處 (2)檢查清洗,用刮刀修刮導向套內徑,達到配合間隙 |